
2025年3月27日 14:00 ,由四方共创的 2025「嘉数Talk」第三季启动仪式在线上进行。这标志着2025年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4月份-12月份通过线上直播和线下探访互动、走进工博会等多种方式
线上,邀请联合主办方负责人嘉定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总经理、上海创源新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程悦、东浩兰生会展集团上海工业商务展览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春瑜、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装备与制造事业部主任助理孙稳共同启动,并以圆桌形式对进行了回顾与展望,围绕 DeepSeek等AI 大模型赋能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开展激烈讨论,启动会由工业互联网研习社创始人刘成军主持人,同步在工业互联网研习社和数字工博视频号,线上共有1500人观看,首战告捷。

四位联合主办方代表同台对「嘉数Talk」系列活动进行回顾与展望
2025「嘉数Talk」启动会,标志着2025年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4月份-12月份通过线上直播和线下探访互动、走进工博会等多种方式,聚焦重点技术(数字技术、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AI大模型、数据要素)、行业(装备、汽车等)、重点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场景与数据价值释放,推动数字技术与产业融合,加速制造业数智化转型,积极探索融合新模式、新业态。
2025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推动“人工智能+”行动,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一批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服务商,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这也是第八次提到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足见国家层面的重视程度。
嘉定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总经理
上海创源新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程悦

嘉定制造业承担了上海市整个制造业转型和体制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任务。去年年底,国家级、上海市级及区级的智能工厂已经100家了。在先进榜样带动下,下一步就是中小企业自身的数字化体检。本区各个产业部门,各个基层其实非常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培育,在这一点上长三角国创中心跟嘉定深度合作,帮助嘉定落地的很多早期的技术团队,去培育中不断地壮大。
关于嘉定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一方面,服务好供给侧的数字化技术服务商,同时在配合嘉定区开展智改数转的工作,努力做好数字技术的宣贯者,把市场信息和要素能够集成有机结合在一起,做好价值的传播者和企业的服务者,共同把这个平台搭建地更好,成为对嘉定产业体系的一个补充,能够做得更加完善。
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通过「嘉数Talk」把朋友圈生态能够做的更大,引导 AI 领域等科技企业能够更好地去找到务实的方向,希望为企业搭建更多的包括数字工博、工业博览会,以及海外的一些渠道,把企业推出去更好地看到外面的世界。
长三角工业互联网技术展示及服务中心、嘉定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作为「嘉数Talk」联合主办方,一起做好企业需求的挖掘与整理,探讨技术与产业融合趋势。
东浩兰生会展集团上海工业商务展览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姚春瑜

每年举办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线下展位以大企业为主,中小企业因为展台或费用的原因,它们往往被忽略,但是中小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值得被关注,我们坚决拥抱数字化,利用「嘉数Talk」在线直播的方式,可以覆盖更多中小企业。对于「嘉数Talk」品牌节目还是做线下展会也好,最难的是坚持——一直瞄准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工业互联网在制造业的应用。
姚总希望「嘉数Talk」第三季注重嘉宾选题和规划排期的同时,让分享的专业内容成为工业知识图谱的一部分,实时更新到数字工博知识库中,形成一种动态的让企业持续生长的系统。同时将展历届展会沉淀的内容和数据,以及展商留存在平台的新内容和数据,我们会集成到知识图谱里面去,或者说集成到后台数据体系中去,利用AI 技术更好的理解用户的需求,实现整个服务的数字化,从而产生数字蝶变。
从长期来看,期望中国工博会成为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助推者,成为世界一流工业展的领航者。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装备与制造事业部主任助理孙稳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上海牵头、联合苏浙皖共同建设的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大举措。长三角国创中心定位于实现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将国家战略部署与长三角区域创新需求有机结合。
在资源汇聚与合作探索方面,孙老师介绍国创中心汇聚科研技术资源、技术专家资源以及海内外的广大合作资源,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合作探索。如国创中心建设数字化平台,展示关键技术和企业需求,促进资源共享。还会通过大赛、AI数字人等方式,进行宣传展示,起到良好效果。
在谈到长三角国创中心与「嘉数Talk」结合方面,孙老师说,可以结合国创中心具体的业务板块,联合组织一些针对性的专场交流活动,比如走进智能制造领域的专业研究所或功能型研发平台,开展专业观众现场探访、深度交流、成果展示及资源对接等。
DeepSeek席卷下,AI大模型如何工业制造企业融合方面,孙老师观察到在制造装备行业的落地应用还是比较多的,比如航空船舶轨交等复杂运载系统的设计研发制造,以及基础工业元器件制造(轴承)、复杂运维系统(如核电站)、智慧水务(威派格)等借助AI 大模型和数字孪生技术让系统运维变得简单,提质增效。真正使用AI大模型好的制造型企业,都是已经在流程梳理、知识沉淀等方面做得扎实的企业,通过对大模型进行适当的剪裁,在使用过程中不断优化迭代。
更多精彩对话内容,敬请期待